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怎样解除
1个回答
xia***63.com2024-10-21 12:07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主要包括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三种。具体如下:
协商解除:
定义:协商解除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合同。法律依据:《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程序:双方应就解除合同的具体事宜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解除协议。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如果解除是由用人单位提出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工资,但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法定解除: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无需提前通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需提前通知: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特殊情况: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约定解除:
定义:约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中事先约定了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这些条件成就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程序:双方应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和程序进行操作,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解除协议。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可以通过协商、法定和约定三种方式进行。协商解除是最为灵活的方式,法定解除则需要符合特定的法定条件,约定解除则需要事先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解除条件。
LFA小编建议协商解除:
与对方进行充分沟通,明确解除合同的具体事宜。签订书面解除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解除是由用人单位提出的,确保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法定解除: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前,应确保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相应的程序。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应确保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解除的情形,并保留相关证据。如有争议,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约定解除: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当约定条件成就时,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解除。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4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相关案例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可基于[民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方通知解除、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除]作为检索关键词,据此,为您推荐以下案例供参考:
1.(2020)陕04民终250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国利与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2.(2014)辽审一民申字第01229号:李佳与辽宁高校后勤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申请再审民事裁定书
3.(2021)京03民终13027号:余志雄等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4.(2022)辽0103民初18082号:陈申飞与沈阳豫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审民事判决书
5.(2019)吉03民终327号:岳春英、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城乡建设局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xia***63.com2024-10-21 12:07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主要包括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三种。具体如下:
协商解除:
定义:协商解除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合同。法律依据:《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程序:双方应就解除合同的具体事宜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解除协议。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如果解除是由用人单位提出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工资,但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法定解除: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无需提前通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需提前通知: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特殊情况: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约定解除:
定义:约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中事先约定了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这些条件成就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程序:双方应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和程序进行操作,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解除协议。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可以通过协商、法定和约定三种方式进行。协商解除是最为灵活的方式,法定解除则需要符合特定的法定条件,约定解除则需要事先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解除条件。
LFA小编建议协商解除:
与对方进行充分沟通,明确解除合同的具体事宜。签订书面解除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解除是由用人单位提出的,确保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法定解除: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前,应确保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相应的程序。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应确保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解除的情形,并保留相关证据。如有争议,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约定解除: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当约定条件成就时,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解除。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4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相关案例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可基于[民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方通知解除、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除]作为检索关键词,据此,为您推荐以下案例供参考:
1.(2020)陕04民终250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国利与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2.(2014)辽审一民申字第01229号:李佳与辽宁高校后勤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申请再审民事裁定书
3.(2021)京03民终13027号:余志雄等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4.(2022)辽0103民初18082号:陈申飞与沈阳豫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一审民事判决书
5.(2019)吉03民终327号:岳春英、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城乡建设局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