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二级没有谅解书可以取保吗
1个回答
xia***63.com2024-10-18 02:33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是针对特定情形下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措施。该条规定了四种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被取保候审。具体来说,这四种情况包括: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轻伤二级属于故意伤害罪的一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轻伤二级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轻伤二级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可以取保候审,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刑罚可能性: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那么可以取保候审。社会危险性: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可以取保候审。其他特殊情况: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也可以取保候审。羁押期限:如果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也可以取保候审。
LFA小编建议评估刑罚可能性:首先,需要评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的刑罚。如果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那么取保候审的可能性较大。评估社会危险性:其次,需要评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如果社会危险性较小,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提供相关证据: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特殊情形(如患有严重疾病、怀孕等),需要提供相关医疗证明等证据。申请取保候审: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律师向司法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取保候审申请表。积极沟通:与受害人积极沟通,争取谅解书,虽然谅解书不是取保候审的必要条件,但可以作为减轻社会危险性的证据。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相关案例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可基于[轻伤二级、谅解书、取保候审]作为检索关键词,据此,为您推荐以下案例供参考:
1.(2020)冀0125刑初226号:王鑫、霍光太、孟宇聚众斗殴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2.(2018)晋0926刑初63号:马某寻衅滋事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3.(2019)冀01刑终683号:秦某1、牛星朋故意伤害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4.(2017)冀0526刑初102号:赵子龙、王进举故意伤害一审刑事判决书
5.(2018)浙0326刑初1055号:胡英涛、胡英喆、陈云故意伤害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xia***63.com2024-10-18 02:33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是针对特定情形下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措施。该条规定了四种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被取保候审。具体来说,这四种情况包括: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轻伤二级属于故意伤害罪的一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轻伤二级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轻伤二级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可以取保候审,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刑罚可能性: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那么可以取保候审。社会危险性: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可以取保候审。其他特殊情况: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也可以取保候审。羁押期限:如果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也可以取保候审。
LFA小编建议评估刑罚可能性:首先,需要评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的刑罚。如果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那么取保候审的可能性较大。评估社会危险性:其次,需要评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如果社会危险性较小,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提供相关证据: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特殊情形(如患有严重疾病、怀孕等),需要提供相关医疗证明等证据。申请取保候审: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律师向司法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取保候审申请表。积极沟通:与受害人积极沟通,争取谅解书,虽然谅解书不是取保候审的必要条件,但可以作为减轻社会危险性的证据。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相关案例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可基于[轻伤二级、谅解书、取保候审]作为检索关键词,据此,为您推荐以下案例供参考:
1.(2020)冀0125刑初226号:王鑫、霍光太、孟宇聚众斗殴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2.(2018)晋0926刑初63号:马某寻衅滋事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3.(2019)冀01刑终683号:秦某1、牛星朋故意伤害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4.(2017)冀0526刑初102号:赵子龙、王进举故意伤害一审刑事判决书
5.(2018)浙0326刑初1055号:胡英涛、胡英喆、陈云故意伤害罪一审刑事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