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他人名誉权是什么
1个回答
xia***63.com2024-10-17 22:25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侵犯他人名誉权是指行为人通过侮辱、诽谤等方式,故意或过失地贬低他人的人格、损害他人的社会评价,导致被侵权人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社会评价受到不当贬低或负面评价,从而造成损害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权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的权利。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可能导致以下后果: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且这些责任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如果行为人拒不承担这些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能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能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刑事责任: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如侮辱、诽谤行为构成犯罪,行为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LFA小编建议收集证据:如果认为自己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应尽快收集相关证据,如录音、录像、书面材料等,以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协商解决:可以先尝试与侵权人进行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法律途径: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必要时,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行政投诉:如果侵权行为较为严重,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侵权人的行政责任。媒体更正:如果侵权行为是通过媒体进行的,可以要求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以减少损害。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相关案例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可基于[名誉权、侵权、侮辱、诽谤、社会评价、民事责任]作为检索关键词,据此,为您推荐以下案例供参考:
1.(2019)粤14民终1078号:江菊华、郑美梅名誉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2.(2021)豫1481民初328号:菅宏春与闫传印名誉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3.(2019)湘10民终81号:汝城县隆鑫卡洛斯奇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何建云名誉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4.(2015)呈民初字第1532号:李启与李存学名誉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5.(2020)闽0922民初92号:苏武与郑彩霞名誉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xia***63.com2024-10-17 22:25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侵犯他人名誉权是指行为人通过侮辱、诽谤等方式,故意或过失地贬低他人的人格、损害他人的社会评价,导致被侵权人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社会评价受到不当贬低或负面评价,从而造成损害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权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的权利。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可能导致以下后果: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且这些责任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如果行为人拒不承担这些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能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能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刑事责任: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如侮辱、诽谤行为构成犯罪,行为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LFA小编建议收集证据:如果认为自己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应尽快收集相关证据,如录音、录像、书面材料等,以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协商解决:可以先尝试与侵权人进行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法律途径: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必要时,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行政投诉:如果侵权行为较为严重,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侵权人的行政责任。媒体更正:如果侵权行为是通过媒体进行的,可以要求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以减少损害。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相关案例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可基于[名誉权、侵权、侮辱、诽谤、社会评价、民事责任]作为检索关键词,据此,为您推荐以下案例供参考:
1.(2019)粤14民终1078号:江菊华、郑美梅名誉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2.(2021)豫1481民初328号:菅宏春与闫传印名誉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3.(2019)湘10民终81号:汝城县隆鑫卡洛斯奇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何建云名誉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4.(2015)呈民初字第1532号:李启与李存学名誉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5.(2020)闽0922民初92号:苏武与郑彩霞名誉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