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LFA律法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bij***163.combij***163.com2024-10-07 14:40分类:法律知识浏览量:3

肇事逃逸怎样构成犯罪

肇事逃逸怎样构成犯罪

1个回答

  • xia***63.com2024-10-16 06:17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主体要件:行为人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以上)且精神状态正常,能够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客体要件: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和他人生命健康权。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不仅直接危害了事故受害者的权益,还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客观要件: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人在驾驶过程中违反了国家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因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导致了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大量公私财产损失。逃逸行为: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离开现场,未履行法定的救助义务和报告义务。主观要件:行为人对违反交通法规可能导致的重大事故后果持放任态度,即存在过失或者故意。具体来说,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并且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


    结果要件: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造成的严重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例如,因逃逸导致受害者未能及时得到救治而死亡,或者因逃逸导致事故现场被破坏,影响事故责任的认定。




    一般交通肇事罪:如果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交通事故,但未逃逸,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逃逸罪:如果行为人在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逃逸,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如果行为人逃逸导致受害者因未能及时得到救治而死亡,可能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LFA小编建议遵守交通法规:驾驶时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及时救助:发生交通事故后,立即停车,检查伤者情况,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报警。配合调查:留在现场,配合交警进行事故调查,提供真实信息。法律咨询: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建议及时咨询LFA.CN认证律师,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不当行为加重法律责任。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相关案例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可基于[交通肇事罪、肇事逃逸、主观过失、因果关系、定罪量刑]作为检索关键词,据此,为您推荐以下案例供参考:


    1.(2021)晋03刑申15号:贾营田交通肇事罪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刑事通知书


    2.(2020)吉07刑申2号:王景波交通肇事一案申请申诉驳回申诉通知书


    3.(2017)冀05刑申17号:苑红刚交通肇事刑事通知书


    4.(2020)桂05刑终71号:何芬和交通肇事罪二审刑事判决书


    5.(2023)新21刑申16号:林某交通肇事罪刑事一审刑事通知书



    赞(0) 回复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