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人如何监管
1个回答
xia***63.com2024-10-15 11:47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目的是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同时保障其合法权益。为了确保被取保候审人的行为不会妨碍司法程序,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监管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应当遵守一定的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以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等。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违反了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改为逮捕等其他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期间对被取保候审人的具体监管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保证人制度:被取保候审人需要提供一名保证人,保证人通常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由法院指定。保证人应当履行监督职责,定期向执行机关报告被取保候审人的活动情况,并在必要时协助执行机关进行调查。
定期报告:被取保候审人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向执行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以便执行机关掌握其行踪。
电子监控:对于一些有逃跑风险的被取保候审人,执行机关可以采取电子监控措施,如佩戴电子手环等,以便随时掌握其行踪。
限制出境:对于一些有出境风险的被取保候审人,执行机关可以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如扣押护照等,以防止其逃跑。
限制活动范围: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限制会客: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传讯到案:被取保候审人在接到传讯通知后,应当及时到案。
限制从事特定活动: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从事特定活动。
LFA小编建议对于被取保候审人来说,应当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执行机关的监管工作,以便顺利解除取保候审。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违反了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改为逮捕等其他强制措施。因此,被取保候审人应当认真对待取保候审期间的监管措施,遵守相关规定,以便顺利解除取保候审。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相关案例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可基于[取保候审、监管、执行、监督、法律责任]作为检索关键词,据此,为您推荐以下案例供参考:
1.(2020)粤0982民初2296号:李鑫怡、李鑫琪与李国运保证合同纠纷一案民事一审判决书
2.(2015)瑞刑执字第159号:刘某某执行实施类执行决定书
3.(2018)云0822刑更5号:刘郎锟信用卡诈骗刑罚变更刑事裁定书
4.(2015)鞍刑二终字第00002号:孙某余玩忽职守二审刑事裁定书
5.(2022)皖1322刑更4号:李邵伟刑罚与执行变更审查刑事裁定书
xia***63.com2024-10-15 11:47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目的是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同时保障其合法权益。为了确保被取保候审人的行为不会妨碍司法程序,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监管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应当遵守一定的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以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等。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违反了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改为逮捕等其他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期间对被取保候审人的具体监管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保证人制度:被取保候审人需要提供一名保证人,保证人通常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由法院指定。保证人应当履行监督职责,定期向执行机关报告被取保候审人的活动情况,并在必要时协助执行机关进行调查。
定期报告:被取保候审人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向执行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以便执行机关掌握其行踪。
电子监控:对于一些有逃跑风险的被取保候审人,执行机关可以采取电子监控措施,如佩戴电子手环等,以便随时掌握其行踪。
限制出境:对于一些有出境风险的被取保候审人,执行机关可以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如扣押护照等,以防止其逃跑。
限制活动范围: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限制会客: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传讯到案:被取保候审人在接到传讯通知后,应当及时到案。
限制从事特定活动: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从事特定活动。
LFA小编建议对于被取保候审人来说,应当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执行机关的监管工作,以便顺利解除取保候审。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违反了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改为逮捕等其他强制措施。因此,被取保候审人应当认真对待取保候审期间的监管措施,遵守相关规定,以便顺利解除取保候审。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相关案例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可基于[取保候审、监管、执行、监督、法律责任]作为检索关键词,据此,为您推荐以下案例供参考:
1.(2020)粤0982民初2296号:李鑫怡、李鑫琪与李国运保证合同纠纷一案民事一审判决书
2.(2015)瑞刑执字第159号:刘某某执行实施类执行决定书
3.(2018)云0822刑更5号:刘郎锟信用卡诈骗刑罚变更刑事裁定书
4.(2015)鞍刑二终字第00002号:孙某余玩忽职守二审刑事裁定书
5.(2022)皖1322刑更4号:李邵伟刑罚与执行变更审查刑事裁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