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如何定性
1个回答
xia***63.com2024-10-14 04:48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罪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定性:
主体资格: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这里的工作人员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派遣工等,只要其在单位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并且具有管理、经手单位财物的职责即可。
行为性质: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是区别于其他侵犯财产罪的关键特征。职务上的便利包括但不限于管理权、经手权等。例如,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销售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客户支付的货款据为己有等。
目的与手段:行为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物,采用的手段则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例如,虚构支出、虚报账目、私自挪用等。
犯罪主观:行为人必须具有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只是暂时借用单位财物,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则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LFA小编建议如果发现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存在职务侵占的行为,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同时,单位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财务制度,防止职务侵占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xia***63.com2024-10-14 04:48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罪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定性:
主体资格: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这里的工作人员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派遣工等,只要其在单位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并且具有管理、经手单位财物的职责即可。
行为性质: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是区别于其他侵犯财产罪的关键特征。职务上的便利包括但不限于管理权、经手权等。例如,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销售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客户支付的货款据为己有等。
目的与手段:行为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物,采用的手段则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例如,虚构支出、虚报账目、私自挪用等。
犯罪主观:行为人必须具有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只是暂时借用单位财物,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则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LFA小编建议如果发现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存在职务侵占的行为,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同时,单位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财务制度,防止职务侵占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