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自首如何取保候审
1个回答
xia***63.com2024-10-13 12:30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聚众斗殴罪是指三人以上为了共同实施暴力行为而聚集在一起,对他人进行殴打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的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殴的。如果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如果犯罪嫌疑人自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情节可以作为取保候审的一个有利因素,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取保候审。
对于聚众斗殴罪的犯罪嫌疑人,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LFA小编建议如果聚众斗殴的犯罪嫌疑人想要申请取保候审,需要向公安、检察院、法院提出申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辩护人可以提出申请。申请取保候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提出保证人担保,保证人需要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担保被保证人能够做到随传随到;另一种是提供保证金,如果违反有关规定,保证金会被没收,并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相关案例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可基于[刑事、聚众斗殴罪、自首、从犯、取保候审]作为检索关键词,据此,为您推荐以下案例供参考:
1.(2019)津0116刑初80015号:尚春水、李宁聚众斗殴一审刑事判决书
2.(2016)苏1202刑初175号:赵某、冯某等犯聚众斗殴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3.(2017)苏0723刑初99号:王庆刘、吴辉等聚众斗殴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4.(2016)鲁02刑终670号:ꩬ某、王某1等聚众斗殴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5.(2017)川0183刑初284号:罗秋俊、李国林聚众斗殴一审刑事判决书
xia***63.com2024-10-13 12:30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聚众斗殴罪是指三人以上为了共同实施暴力行为而聚集在一起,对他人进行殴打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的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殴的。如果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如果犯罪嫌疑人自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情节可以作为取保候审的一个有利因素,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取保候审。
对于聚众斗殴罪的犯罪嫌疑人,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LFA小编建议如果聚众斗殴的犯罪嫌疑人想要申请取保候审,需要向公安、检察院、法院提出申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辩护人可以提出申请。申请取保候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提出保证人担保,保证人需要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担保被保证人能够做到随传随到;另一种是提供保证金,如果违反有关规定,保证金会被没收,并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相关案例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可基于[刑事、聚众斗殴罪、自首、从犯、取保候审]作为检索关键词,据此,为您推荐以下案例供参考:
1.(2019)津0116刑初80015号:尚春水、李宁聚众斗殴一审刑事判决书
2.(2016)苏1202刑初175号:赵某、冯某等犯聚众斗殴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3.(2017)苏0723刑初99号:王庆刘、吴辉等聚众斗殴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4.(2016)鲁02刑终670号:ꩬ某、王某1等聚众斗殴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5.(2017)川0183刑初284号:罗秋俊、李国林聚众斗殴一审刑事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