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LFA律法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bij***163.combij***163.com2024-10-07 01:58分类:法律知识浏览量:3

取保候审了还能判刑吗

取保候审了还能判刑吗

1个回答

  • xia***63.com2024-10-09 10:03

    来自LFA律法网的热心网友

    含义: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责令其提供担保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允许其暂时离开羁押场所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考虑到被羁押人员的人权保障。


    解决方法: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最终不会被判刑。取保候审是一种程序上的安排,旨在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如获得律师辩护、参与法庭审理等机会。然而,是否会被判刑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犯罪事实、证据、法律规定以及法官的裁决等因素。


    实践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当一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被采取取保候审后,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遵守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如按时出庭、不得逃避警方调查等。参与法律程序,如有必要的话,聘请律师进行辩护。等待法院作出判决,如果法院认定有罪,可能会根据犯罪情节轻重判处相应的刑罚。


    法律条文: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有所规定。例如:[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3]《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八十六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4]《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零五条:“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解除或者撤销取保候审。解除或者撤销取保候审的决定,应当及时通知执行机关,并将解除或者撤销取保候审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有保证人的,应当通知保证人解除保证义务。”



    赞(0) 回复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