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LFA律法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武汉首例校园贷案件审判结果如何?涉恶团伙得到了怎样的法律制裁?

栏目:案例解析时间:2024-12-01 02:09:42浏览:2收藏

武汉首例校园贷案件审判结果如何?涉恶团伙得到了怎样的法律制裁?

武汉首例校园贷案件,是一起涉及敲诈勒索的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该案于2018年11月12日在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进行了一审判决,龚某、何某等5名主要嫌疑人被分别判处11个月至3年不等有期徒刑。这标志着武汉市对“校园贷”乱象的首次司法重拳出击。

“校园贷”是指面向在校大学生提供的小额贷款服务。然而,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校园贷”进行敲诈勒索,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在武汉这起案件中,龚某、何某等人在未取得任何放贷资质的情况下,以“梦想分期”等公司的名义,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并通过哄骗、恐吓等方式索取高额利息和费用。他们巧立各种收费名目,如手续费、服务费、逾期费等,甚至在借款人无力还款时,强迫其通过“转贷”的方式让债务越滚越大。

据媒体报道,受害学生之一的小杨,最初仅借款4000元,但在短短两个月内,由于被不断收取各种额外费用和被迫“转贷”,最终债务累积至5万余元。这些贷款公司还采取言语威胁、泼油漆等“软暴力”方式催收债务,给小杨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财产损失。

针对“校园贷”乱象,国家相关部门已出台多项规范整顿措施。例如,2017年4月发布的《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然而,禁令之下,“校园贷”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武汉首例校园贷案件的审判结果,无疑为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该案的成功侦破和审判,不仅彰显了法律对校园贷乱象的零容忍态度,也为受害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了正义。

对于如何防范“校园贷”陷阱,专家建议大学生应增强防范意识,不轻信各种贷款广告,不盲目借贷。同时,学校也应加强校内管理,及时清除校内“校园贷”广告,定期开展防范宣传,严防学生被发展为小额贷公司业务员。

此外,对于已经深陷“校园贷”陷阱的学生,应勇于向家人和学校求助,及时报警并配合警方调查取证。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校园贷”乱象的蔓延,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总之,武汉首例校园贷案件的审判结果,为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受害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了正义。同时,这也提醒我们,防范“校园贷”陷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

分享: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刘雨辰与唐俊杰民间借贷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