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案件中死亡赔偿金诉求如何获得支持?
刑事犯罪案件中死亡赔偿金诉求如何获得支持?
在刑事诉讼中,受害人家属对于死亡赔偿金的诉求往往面临诸多挑战。然而,一起由北京市京师(大连)律师事务所张德军律师代理的案件,却为这类诉求的获得支持提供了有力的范例。本文将深入剖析这起案件,探讨在刑事犯罪案件中,死亡赔偿金诉求如何获得支持。
一、案件背景与经过
2020年1月9日,一场不幸的聚餐争执导致了王某某的死亡。被告郭某某在聚餐时与王某因琐事发生口角并升级为肢体冲突,最终将王某某推倒在地,导致其颅脑损伤救治无效死亡。郭某某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王某某的家属王某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选择了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郭某某赔偿包括死亡赔偿金在内的各项损失共计1,271,683.71元。
然而,案件审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首次一审即驳回了王某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请求,王某不服提出上诉。在历经两次一审、两次发回重审的曲折过程中,关于是否支持死亡赔偿金的争议一直激烈进行。
二、法律依据与争议焦点
被告郭某某及其代理人认为,因本案基础属于刑事责任,郭某某已经得到了相应的刑事惩罚,因此不应再支付死亡赔偿金等民事赔偿。这一观点在司法实践中并不罕见,尤其在刑事诉讼法修改后,除交通肇事罪外,法院在实务中对于刑事犯罪基本不支持受害人家属对于死亡赔偿金的请求。
然而,原告及其代理人张德军律师则坚持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即使被告已经承担刑事责任,也不影响其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案例也支持了死亡赔偿金的诉求。这一法律依据成为了案件审理的关键。
三、法院判决与理由
甘井子区人民法院最终采纳了张德军律师的意见,认为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未明确列举死亡赔偿金为法定赔偿范围,但根据该解释的相关规定,死亡赔偿金应属于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范畴,依法应予支持。
法院在判决中详细阐述了支持死亡赔偿金诉求的理由:首先,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相互独立,并行不悖。被告承担刑事责任,并不影响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其次,死亡赔偿金是对受害者因生命权被侵害而遭受的财产损失的一种赔偿,属于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范畴。因此,即使被告已经受到刑事惩罚,也应依法承担死亡赔偿金的赔偿责任。
四、案件结果与启示
经过多次庭审和激烈辩论,甘井子区人民法院最终判决被告郭某某赔付原告王某医疗费、护理费、丧葬费、交通费和死亡赔偿金合计人民币1,096,669元。这一判决不仅为受害者家属赢得了应有的赔偿,也彰显了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此案的胜诉为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它表明,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受害人家属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诉求并非毫无希望。只要能够充分阐述法律依据和事实理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就有可能获得法院的支持和公正裁决。
五、结语
法律的适用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本案的胜利不仅为受害者家属带来了实质性的赔偿,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在法治社会中,每一个合法的诉求都应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尊重。作为法律网站的经营者,我们应该积极宣传这些重要的法律案例和判决结果,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2024-10-25 00:21:36发表“律法实务”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cmprt.cn/article/512b99cc4a86a1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