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友故意伤害、聚众斗殴罪如何获得刑罚变更?减刑裁定背后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宋佳友因故意伤害(致死)罪和聚众斗殴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十个月,这一判决曾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然而,在服刑期间,宋佳友的表现却出现了转机。根据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定书,宋佳友在服刑期间因确有悔改表现,被裁定减去有期徒刑十一个月。这一变化引发了公众对于罪犯刑罚变更的关注与思考。
宋佳友在服刑期间的具体表现成为了减刑的重要依据。据裁定书显示,自服刑以来,宋佳友能够认罪悔罪,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他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提升自我。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表现出了良好的改造态度。在此期间,他被评为狱级改造积极分子,多次获得计分记功奖励和表扬奖励。这些表现充分证明了宋佳友在服刑期间确实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变。
那么,宋佳友是如何获得这一减刑裁定的呢?这背后又涉及哪些法律依据呢?根据裁定书,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时,依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二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七十九条的相关规定。这些法律规定了罪犯在服刑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而宋佳友的表现正好符合了这一规定,因此获得了减刑的裁定。
在减刑的过程中,法院还充分考虑了宋佳友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原判刑罚的轻重等因素。经过综合评估,法院认为宋佳友确有悔改表现,符合减刑条件,因此作出了减刑的裁定。这一裁定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与威严,也展现了我国刑罚执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买方是否有权以卖方未履行合理管理青山义务为由解除合同;案涉萝卜在争议期间毁损、灭失的责任分担
本文2024-11-21 20:44:18发表“同案同判”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cmprt.cn/article/7f08928a7e3188df.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最新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