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始取得,原始取得的方式有哪些?
原始取得,又称固有取得,是指非依他人的所有权而取得所有权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在于,所有权的取得不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志为前提,而是基于法律规定或一定的法律事实,使得财产所有权第一次产生,或者不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志为根据,直接取得所有权。原始取得是物权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理解财产权的变动和归属具有重要意义。
在原始取得中,所有权人取得财产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劳动生产、收益、孳息、添附、无主财产、拾得无主物、失散的饲养动物、先占以及善意取得等。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共同构成了原始取得的丰富内涵。
首先,劳动生产是原始取得中最基础、最直接的方式。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活动,创造出新的劳动产品,从而取得这些产品的所有权。无论是直接的占有、利用自然资源,如捕鱼、采矿,还是间接的占有、使用原料制造产品,都是劳动生产的重要形式。这种方式体现了人类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的基本规律,也是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
其次,收益也是原始取得的一种重要方式。收益是指民事主体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物质利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等。天然孳息是指因物的自然属性而获得的收益,如果树的果实、动物的幼崽等;法定孳息则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而产生的收益,如利息、租金等。这些收益在符合法律规定或约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归收益人所有,构成原始取得。
除了劳动生产和收益外,添附也是原始取得的一种方式。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财产,或者对他人财产进行加工从而产生一个新的财产的事实。添附包括附合、混合和加工三种形式。附合是指两个以上不同所有人的物结合在一起而不能分离,若分离会毁损该物或花费较大;混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动产相互混杂合并,难以识别;加工则是指在他人之物上附加自己的有价值的劳动,使之成为新物。在这些情况下,新产生的财产所有权通常由添附人取得,构成原始取得。
无主财产、拾得无主物、失散的饲养动物以及先占等也是原始取得的重要方式。无主财产是指没有明确所有权归属的财产,如被遗弃的财物、无人认领的遗产等。对于无主财产,任何人都可以基于先占原则取得其所有权。拾得无主物则是指发现并占有无主物的行为,拾得人依法可以取得无主物的所有权。失散的饲养动物是指与他人饲养的动物相脱离,处于无主状态且失去原有主人的动物。对于失散的饲养动物,发现人或者占有人可以基于先占原则取得其所有权。先占则是指先于他人占有无主动产或无人占有但应属于国家所有的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事实。在这些情况下,原始取得成为确定财产归属的重要依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善意取得也是原始取得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但符合善意取得条件的,受让人可以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善意取得的条件包括: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这种方式的设立,旨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的安全和秩序。
LFA小编认为,原始取得是物权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涵盖了多种取得所有权的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共同构成了原始取得的丰富内涵。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正确理解和运用原始取得的方式,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2024-11-05 15:12:31发表“律法实务”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cmprt.cn/article/8c05f172ed2c0a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