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山连环会案:涉案金额高达亿元,如何揭开金融互助会背后的黑幕?
矾山连环会案,这一震惊浙南的金融案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其背后的黑幕又该如何揭开?本文将带您深入解析这起涉案金额高达亿元的金融互助会案件。
矾山连环会案,本质上是一种民间金融互助会的形式,是会首和会员共同进行储蓄和信贷的活动。然而,这种看似互助的金融形式,却逐渐演变成了一场金融灾难。矾山镇,这个被誉为“世界矾都”的小镇,近5万人口中,超过80%的人都涉水“标会”。标会,作为一种民间金融互助会,其会首大多是家庭主妇。她们通过组织标会,吸引会员存款,再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吸引更多人加入。
矾山连环会案的始作俑者是卓秋容,这位矾山镇的家庭主妇,从2001年9月开始组织标会,到2004年10月,她陆续组织了113场民间标会,变相吸纳会款金额共计2356万余元。卓秋容并非个例,矾山镇还有众多家庭主妇以类似的方式组织标会,她们通过相互套会,将自己的会款投入另一个标会,从而赚取私利。
这种高利率的诱惑,使得整个矾山镇陷入疯狂。然而,这种看似美好的金融互助会,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由于标会的大部分资金并没有投资功能,自然不存在投资收益对标会的支撑。必然的结局是,连环标会的资金越“转”越少,崩盘不可避免。2004年10月,矾山镇连环标会轰然倒塌,遗留下巨大的民间金融窟窿。
面对这一金融灾难,苍南县政府迅速行动,牵头组织成立了矾山连环会案民间清算小组,对连环标会做善后处理。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共追讨到位清偿资金1286.9万元,平均会债清偿率约为15%。同时,政法机关共对26名涉案人员依法刑拘,对17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并全部开庭审理。
矾山连环会案的解决方法,不仅在于对涉案人员的法律制裁,更在于对民间金融互助会形式的深刻反思。这种缺乏监管、高利率诱惑的金融形式,极易引发金融灾难。因此,加强对民间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买方是否有权以卖方未履行合理管理青山义务为由解除合同;案涉萝卜在争议期间毁损、灭失的责任分担
本文2024-12-06 01:53:32发表“同案同判”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cmprt.cn/article/a5b737276180ac6d.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最新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