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是什么?如何有效实施与改进?
税收征管,即税收征收管理的简称,是指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税法和政策以及有关制度的规定,为实现税收分配关系,促使征纳双方依法行使征税权力和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而对日常的征收和管理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监督的过程和工作。税收征管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法规定,对税收工作实施管理、征收、检查等活动的总称。
税收征管的基本制度是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征收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监督。税收征管的内容是围绕征纳双方行使征税权力,履行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而发生的日常税收活动。税收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税收分配关系,保证税收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税收管理的依据是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以及相关的制度规定。
针对税收征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和改进:
首先,完善税收征管法律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的规范性,确保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的合法性。针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特点,制定更为细致的税收征管规定,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税收征管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全国性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便于税务机关及时掌握纳税人的税务情况。
其次,提升税收征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对税收征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严格依法查处税收违法行为,对偷税、逃税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的合力。
此外,简化办税流程,提高办税效率。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税务服务,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其需求和困难,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通过信息共享、部门协查等方式,取消一批税务证明事项,编制发布税务证明事项清单,减轻纳税人负担。
最后,持续优化税务执法方式。研究制定税务“首违不罚”规则,严格执行“首违不罚”清单。推进区域间税务执法标准统一,实现执法信息互通、执法结果互认,更好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同时,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提高税收政策的透明度和确定性,引导纳税人依法纳税。
总结来说,税收征管是确保税收公平、公正和合法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提升人员素质、简化办税流程和优化执法方式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2024-12-20 10:57:57发表“律法实务”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cmprt.cn/article/aafddaba09da50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