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LFA律法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拘传是什么?如何进行拘传及处理流程详解

栏目:案例解析时间:2024-11-22 03:39:30浏览:4收藏

拘传是什么?如何进行拘传及处理流程详解

拘传是什么?如何进行拘传及处理流程详解

拘传,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制度。这一措施旨在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法律追究。那么,拘传具体是如何进行的,以及相关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呢?

拘传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其适用对象上,即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已被拘留、逮捕的嫌疑人,则无需通过拘传程序即可直接讯问。拘传的主要目的是强制嫌疑人到案接受讯问,而非进行羁押,因此在讯问结束后,被拘传人应立即被放回。与传唤不同,拘传具有强制性,必要时可使用戒具,且仅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通常情况下,拘传适用于经过依法传唤却无正当理由拒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不经传唤直接适用拘传。

拘传的实施需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首先,案件的经办人需填写呈请拘传报告书,并经过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由相应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人民法院院长批准,方可签发拘传证(法院称为拘传票)。拘传的执行地点通常应在被拘传人所在的市、县内,若其工作单位、户籍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市、县,则应在工作单位所在的市、县进行拘传;特殊情况下,也可在户籍地或居住地拘传。跨辖区拘传时,需通知当地公安司法机关予以协助。执行拘传的公安司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且需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责令其在拘传证上签名(盖章)、按指印。对于抗拒拘传的,可使用戒具强制其到案。被拘传人到案后,应立即进行讯问,并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及讯问结束时间,拒绝填写的,公安司法人员需在拘传证上注明。

拘传的时间限制也是一大关注点。一次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且不得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虽然法律对两次拘传之间的时间间隔未作出明确规定,但为了保证被拘传人有一定的正常生活和休息时间,两次拘传之间的时间间隔建议不少于12小时。若需要对被拘传人变更为其他强制措施,应在拘传期间内作出决定;拘传时限届满仍不能作出决定的,应立即结束拘传。

标签: # 拘传
分享: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刘雨辰与唐俊杰民间借贷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