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LFA律法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无限防卫权与正当防卫:有何区别?如何界定?

栏目:律法实务时间:2024-12-09 18:13:22浏览:44收藏

无限防卫权与正当防卫:有何区别?如何界定?

在探讨法律问题时,无限防卫权与正当防卫是两个常被提及且容易混淆的概念。那么,无限防卫权与正当防卫究竟有何区别?如何界定这两种防卫权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无限防卫权。无限防卫权,又称无过当之防卫、预防性正当防卫、特殊防卫权等,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情形下采取的防卫行为,没有必要限度的要求,对其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的权利。这种权利主要适用于遭受严重暴力犯罪侵害时,如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相比之下,正当防卫则是一种更为普遍的法律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然而,正当防卫需要考虑防卫行为是否过当,即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则可能构成防卫过当,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无限防卫权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在于防卫的限度和所承担的法律后果。无限防卫权在特定情况下没有防卫限度上的限制,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也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而正当防卫则需要在必要限度内进行,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否则可能构成防卫过当。

在界定无限防卫权与正当防卫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防卫行为是否针对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二是防卫行为是否必要且没有超过必要限度;三是防卫行为是否具有防卫的意识和防卫的目的。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构成有效的无限防卫权或正当防卫。

LFA小编认为,无限防卫权与正当防卫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界定和适用条件。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公民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卫方式,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防卫权。同时,司法机关也应准确区分无限防卫权与正当防卫,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

分享: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管理人在破产案件中的履职智慧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