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LFA律法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我国新法律对偷渡罪如何判刑?

栏目:律法实务时间:2024-11-02 09:22:08浏览:224收藏

2024年我国新法律对偷渡罪如何判刑?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跨境流动成为常态。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为了逃避监管、追求非法利益,不惜铤而走险,选择偷渡这一违法途径。偷渡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出入境管理法规,更是对社会秩序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那么,在2024年,我国新法律对偷渡罪将如何判刑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偷渡行为的定义与危害

“偷渡”是指自然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规,不从口岸通行、不经过边防检查,或未经出入境许可,擅自出入境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国家出入境管理秩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跨境犯罪、传染病传播等。因此,偷渡行为一直是我国法律严厉打击的对象。

二、我国法律对偷渡罪的处罚规定

1. 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偷渡行为,法律首先会给予行政处罚。例如,持用伪造、变造、骗取的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或者冒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然而,如果偷渡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主要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2. 刑法对偷渡罪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明确规定:“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一条款清晰地界定了偷渡罪的刑事责任,并根据情节轻重作出了不同的量刑规定。对于一般的偷渡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将面临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的处罚;而如果偷渡的目的是为了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则处罚将更为严厉,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偷渡罪判刑的具体案例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偷渡罪的判刑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案例中进行分析:

案例一:杨某和段某坤偷渡境外从事电信诈骗活动

2023年2月初,杨某和段某坤两人结伙偷渡至缅甸,进入诈骗公司从事电信诈骗活动。后因缅北战乱,二人逃离,并于2023年11月从缅甸南伞口岸入境回国。三穗县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审理,认为杨某和段某坤的行为已构成偷越国(边)境罪、诈骗罪,数罪并罚,分别判处杨某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判处段某坤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

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偷渡行为的严重后果。杨某和段某坤不仅因为偷渡行为被判刑,还因为从事电信诈骗活动而加重了刑罚。

案例二:黑龙江破获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

2023年3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潘某柱等人组织劳务人员以虚假事由办理非劳务签证赴境外务工,并在全国17个省份发展下线劳务中介招募劳务人员。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牡丹江边境管理支队经过连续工作,破获了这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截至2024年7月,专案组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9人,查处签证公司1家、非法劳务中介46家,查证非法务工人员269人,涉案金额280余万元。绥芬河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13人因犯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骗取出境证件罪被判处一年九个月到三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20000元至50000元不等罚金。

这一案例表明,组织他人偷渡的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不仅组织者会被判刑,还会涉及签证公司、非法劳务中介等多方责任主体。

案例三:徐某海等人多次偷渡至缅甸务工

2018年至2021年,徐某海、徐某凤、徐某强等12人多次偷渡至缅甸务工。他们在网上看到缅甸招工的信息后,便商量决定偷渡至缅甸找工作。钟山县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审理,认为被告人徐某海、徐某凤、徐某强等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结伙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已构成偷越国(边)境罪。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情节及社会危害性,法院分别判处了拘役、有期徒刑缓刑以及罚金等刑罚。

这一案例再次强调了偷渡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即使是出于务工等目的而偷渡,

分享: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管理人在破产案件中的履职智慧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