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全文》在哪里?如何有效实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也是我国关于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法。该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全文共9章77条,涵盖了总则、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国家出资企业、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选择与考核、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产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旨在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该法明确了企业国有资产的界定标准,即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包括但不限于物权、股权、知识产权和债权。
法律依据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由全国人大制定,具有国内法效力,在我国的地域范围内,对我国所有涉及国有资产的公民、法人等主体均有法律约束力。该法不仅包含管理性规范,还包含效力性规范,为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解决方法
有效实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及其职责。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同时,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
其次,要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企业国有资产法设立了两大法律监督体系,包括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体系和国有企业经营监督体系,具体包括权力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公众监督以及出资人对企业的监督。这些监督体系共同构成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坚固防线。
此外,还需要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国家出资企业应当依法经营管理,接受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总结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领域的重要法律,对于维护国有资产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有效实施该法需要明确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及其职责,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并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2024-12-20 14:05:39发表“案例解析”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cmprt.cn/article/f7127f10aebf87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