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评估有哪些方法?评估程序应怎么处理?
商标评估作为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商标权的转让、许可使用以及企业并购等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商标评估到底有哪些方法?评估程序又应如何处理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商标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和市场比较法三种。首先,重置成本法是在现有的技术和市场条件下,重新开发一个同样价值的商标所需的投入作为商标权评估价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看似直观,但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困难。它不仅需要把商标权主体的广告宣传、售前售后服务附加值以及相关的公益救济性捐赠等累加起来作为商标权的评估值,而且忽略了商标权的专有性和独特性,因此并不完全符合商标权的评估准则。
其次,收益现值法是以特定商标在有效期内的预期收益作为商标权的评估值。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期满可以续展,续展没有次数的限制。这意味着,商标权人只要遵守法律规定,就可以永远拥有商标权。然而,收益现值法的评估只针对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内进行评定,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未能全面反映商标连续使用、注册的实际情况,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能够体现商标在未来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
最后,市场比较法是通过市场调查,选择一个或几个与被评估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作为比较对象,分析比较对象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条件,进行对比调查,估算出评估商标价值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在理论上较为科学,但在实践中操作却相当困难。由于商标权的交易往往是不公开的,双方所成交的项目及条件通常不为他人所知。即使有些商标权的交易信息可以获知,但由于每个企业的规模、赢利、产品质量、经营管理水平、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很难做出科学、合理的资产对比和评估。
在明确了商标评估的主要方法后,我们接下来探讨商标评估的程序。首先,需要明确评估目的。评估目的即商标权发生的经济行为,从商标权转让方式来说,可以分为商标权转让和商标权许可使用。商标权转让是指转让方放弃商标权,转归受让方所有,实际上是商标所有权出售。而商标许可使用则是拥有商标权的商标权人在不放弃商标所有权的前提下,特许他人按照许可合同规定的条款实施商标特许使用权。商标权转让方式不同,评估价值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商标所有权转让的评估值高于商标权许可使用的评估值。
其次,要向委托方搜集有关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委托方的经营历史、现状以及经营业绩,如近几年的财务报表;商标的注册情况,包括注册时间、地点、证书号、保护内容、适用范围、种类以及法律诉讼情况等;商标产品的历史、现状与展望,如市场环境、同行业情况、商标产品的信誉以及市场占有率等;商标的广告宣传情况;委托方的未来经营规划以及未来财务数据预测,包括生产、销售预测,成本费用预测以及损益预测等;相关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对商标评估的影响。
接着,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市场调研和分析的内容包括产品市场需求量的调研和分析,商标现状和前景的分析,商标产品在客户中的信誉和竞争情况的分析,商标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分析,财务状况的分析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的风险分析等。这些分析将为商标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后,确定评估方法并搜集确定有关指标。在商标权评估中,收益法是被较多采用的方法。收益法评估商标权主要是分析确定收益额、折现率和收益期限三项指标。其中,收益期限的确定是商标权评估时十分重要的问题。确定商标权未来获利期限的依据是其获得超额收益的时间,注册年限仅供分析参考,不应作为直接依据。
最后,进行计算、分析并得出结论,完成评估报告。在这一阶段,评估人员将运用所确定的评估方法和指标,对商标权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分析,并最终得出评估结论,撰写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详细阐述评估目的、评估方法、评估过程、评估结果以及评估结论等,以供委托方和相关方参考。
本文2024-11-06 21:15:50发表“律法实务”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cmprt.cn/article/fb14e2a77dc7b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