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版许霆案:何鹏申请国家赔偿,胜算如何?
何鹏案,作为一起备受关注的法律案件,与广东的许霆案在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两者都涉及自动柜员机取款引发的争议。那么,对于何鹏而言,他在服刑8年6个月之后,申请国家赔偿的胜算究竟几何?
何鹏案发生在云南,案件的核心是何鹏利用一张仅有10元人民币余额的储蓄卡,从自动柜员机中取出了429700元。这一行为被原一审、二审法院认定为盗窃罪,何鹏因此被判处无期徒刑。然而,随着案件的发展,特别是再审判决的作出,何鹏的刑期被改判为8年6个月,并最终于2010年1月16日刑满获释。
何鹏案之所以与许霆案相提并论,是因为两起案件都涉及自动柜员机取款、银行计算机系统故障以及法律对类似行为的定性。在许霆案中,许霆因利用银行自动柜员机故障取款17.5万元,同样被认定为盗窃罪,但在二审中刑期被改判为5年有期徒刑。这两个案例都引发了法律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那么,对于何鹏而言,他在服刑多年后申请国家赔偿的胜算如何呢?这主要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一是案件本身的法律定性是否准确;二是何鹏在案件中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三是如果构成犯罪,其刑期是否合理。
从法律定性的角度来看,何鹏案在再审判决中得到了重新审视。再审判决认为,何鹏的行为虽然具有秘密窃取的性质,但考虑到银行计算机系统存在故障,以及何鹏对账户内巨额存款的法律占有状态,其行为被重新定性,刑期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减轻。这表明,法律对类似案件的定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案件事实的深入调查和法律理解的深化而发生变化。
在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上,法律专家们的意见并不统一。有的专家认为何鹏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有的则认为其行为更接近于民法中的不当得利或侵占罪。这种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律对类似行为的定性存在难度和复杂性。然而,再审判决已经对何鹏的行为作出了法律定性,并据此作出了刑期改判。
至于刑期是否合理的问题,从再审判决的结果来看,何鹏的刑期已经得到了大幅减轻。这表明,法律在对待类似案件时,会充分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被告人的个人情况,以确保判决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LFA小编认为,何鹏在申请国家赔偿时,其胜算取决于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虽然案件本身存在诸多争议和法律定性上的复杂性,但再审判决已经对何鹏的行为作出了法律定性,并据此作出了刑期改判。这为何鹏申请国家赔偿提供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然而,具体的赔偿金额和是否能够获得赔偿,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件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本文2024-12-10 01:09:45发表“案例解析”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cmprt.cn/article/0b558d022a8ec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