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具体如何执行?哪些情形会触发此机制?
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作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自9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一制度旨在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工作的严肃性,确保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那么,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具体是如何规定的?哪些情形会触发此机制呢?
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简而言之,就是在评选先进单位或个人、招工、招干、转干、提拔晋升、农转非、入党入团以及企业升级等方面,将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列为一项重要考核标准。凡计划生育考核不合格的,将予以一票否决。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通过严格的考核和惩罚机制,确保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单位以及个人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相关条例,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该法明确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在实际执行中,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形:一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治理地区未能按期改变面貌的;二是不履行计划生育法定职责、分工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三是部门、单位发生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情况的;四是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有严重弄虚作假行为、人口数据严重失实的;五是在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过程中,违法乱纪、徇私舞弊造成不良后果的。
对于被“一票否决”的单位和个人,将受到一系列严厉的处理措施。单位将被取消当年和下一年综合性先进、荣誉称号的评选资格;其主要负责人、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负责人,当年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和称职等次,一年内取消各类评选资格,不得提拔和晋升职务;任期内被否决两次以上的,将予以降职或免职。对于党员干部及其他有关人员违反计划生育的,除按有关法律规定给予相应处罚外,还将被取消各类参评资格,不得入党入团,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不得推荐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
总结来说,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是一项旨在强化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力度的重要制度。它通过严格的考核和惩罚机制,确保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单位以及个人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对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形,将依法依规予以严厉处理,以维护计划生育政策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本文2024-12-18 18:58:26发表“同案同判”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cmprt.cn/article/50a7dc4c44519a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