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LFA律法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是什么?它如何影响经济秩序?

栏目:律法实务时间:2024-12-22 03:45:44浏览:52收藏

《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是什么?它如何影响经济秩序?

《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87年发布的一项重要行政法规,旨在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保护合法经营和正当竞争,制裁投机倒把活动,从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该条例的发布文号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号,自发布之日起即开始施行。

《条例》明确规定了投机倒把行为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投机倒把行为是指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违反国家法规和政策,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倒卖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自由买卖的物资、物品;从零售商店或者其他渠道套购紧俏商品,就地加价倒卖;倒卖国家计划供应物资票证、发票、批件、许可证、执照、提货凭证、有价证券;倒卖文物、金银(包括金银制品)、外汇;倒卖经济合同,利用经济合同或者其他手段骗买骗卖;制造、推销冒牌商品、假商品、劣质商品;印制、销售、传播非法出版物(包括录音录像制品),获得非法利润等。

《条例》的发布和实施,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投机倒把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根据《条例》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查处投机倒把行为的主管机关,有权对投机倒把行为人进行处罚。处罚种类包括通报批评、限价出售商品、强制收购商品、没收非法所得、没收用于投机倒把的物资、没收销货款、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对于情节严重的投机倒把行为,如果构成犯罪,还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解决投机倒把行为对经济秩序的影响方面,《条例》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它明确界定了投机倒把行为的范围,使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此类行为时有法可依。其次,通过严厉的处罚措施,有效地震慑了潜在的投机倒把行为人,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正常秩序。此外,《条例》还规定了对检举或者协助查获投机倒把的有功单位和人员给予奖励,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打击投机倒把行为的斗争。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已经于2008年被国务院宣布废止。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该条例所规范的对象已经消失或者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已经失效。尽管如此,《条例》在历史上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打击投机倒把行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而言,《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一项重要行政法规,旨在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保护合法经营和正当竞争、制裁投机倒把行为。尽管该条例已经废止,但它在历史上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打击投机倒把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管理人在破产案件中的履职智慧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